橫道河
從前,在一個偏僻的山溝里,住著一戶姓樸的人家,家里三口人,老兩口和一個姑娘,姑娘名叫樸月花,那年十九歲。
這一年夏天,一天,樸月花背著一筐剮刨的“和尚頭”(一種中草藥),肩扛鐵鎬,慌慌張張地順著山路往家跑,筐里的“和尚頭”一個沒剩。原來在姑娘身后不遠,一只大灰狼,正在死死地跟蹤。姑娘好歹拐過一個大彎,可算喘口氣,誰知“嘩啦——”一聲從前邊草叢里又竄出兩只草黃色長嘴巴狼。姑娘進退不得,眼看三只惡狼,兩前一后,同時撲向姑娘。這時忽聽得“嗖、嗖、嗖”,三只惡狼撲通一聲都栽倒在路旁。姑娘正在發愣,一匹棗紅馬飛到眼前。
姑娘一看,馬上是一位俊美的小伙子。小伙躍下馬來,左手搭著一張輕弓,腰間挎著箭袋,姑娘看得出,這是一位矯健精干的小獵人。小伙兒和藹地問:“小妹妹,受驚了吧?”姑娘忙跪在地,叫了一聲:“恩人!”兩眼涌出了淚珠。
小伙子幫她揀回跑丟的“和尚頭”,送她回家。小伙子牽著馬,姑娘背著藥,兩人慢慢地走著,快到家門口了,小伙子停住了腳,姑娘紅著臉說:“哥哥,到屋喝碗水吧。”“不啦,我還要到山上去!”“你家住在哪兒?”小伙子用手一指,姑娘看見,在南山密林東邊有個小馬架子。
漢族小伙子天天上山打獵,朝鮮族姑娘天天挖藥,兩人經常遇到一起,心里別提多高興了。后來,姑娘把這心事告訴了媽媽爸爸,爸爸說:“我早就跟你媽說過,要把你嫁給最善良、最勇敢的人。”聽了這話,月花像吃了蜂蜜,心里總是甜滋滋的,臉上總是笑盈盈的。
轉眼快到中秋。八月十四晚上,天上的月亮不時被一片片烏云遮掩,山溝忽明忽暗。明天,小伙子就要和月花拜堂了。
小伙子那小小的馬架子外邊,晃動著三十多個人影。他們從四周向小房圍來,有的兩手端著長槍,有的腰里別著短刀,惡狼撲食般奔向小房。
原來,離這十里遠的地方有個小寨主,外號“金大胖子”。前些天打獵游玩,看見了月花姑娘,便垂涎三尺,起了歹意。又聽說這一帶有個小獵人要和她成親,聽說這個獵人還會個三招兩手,怕先娶走月花,便使出了這頂損的一招,領人來搶樸月花。
小伙子打獵回來,把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,炕上地下收拾得利利正正。新打的一對野雞舍不得吃。留著明天和月花一起吃。小伙子褪完雞毛,開完雞膛便躺下了。剛躺下不一會兒,外邊的馬一陣驚叫,他手持扎槍,奔出門外,繞馬兜了一圈,沒發現什么野獸,又回到房門口,在他面前,突然出現三個人。小伙子喝問:“你們是什么人?”中間最矮最胖的家伙指著小伙子說:“我的,高麗城寨主金英魁,你的,要娶樸月花姑娘?真是大膽混賬!今晚,我就看看你這小伙的,有多大的能耐!”
話音未落,另外那兩個小子就竄上來了,一人抱一只大腿。小伙子迅速向金胖子投去手里的扎槍,金胖子一低頭,沒刺著。小伙子緊攥雙拳,兩肘向下一振,那兩個小子“媽呀”一聲滾下山坡。這時,草里又鉆出三個小子,一擁而上,小伙子一個掃堂腿,將他們撂倒。哪知,身后又沖上六七個,像蜂子似的一擁而上。小伙子拳打腳踢,左右開弓,打得他們啃泥的、吐血的、捂肚子的、叫爹娘的,連滾帶爬躺了一地。這時,又上來一幫,黑壓壓的看不清個數。
俗話說,好虎架不住一群狼。小伙子拼了小半夜,再加上一天跑山沒有吃飯,已是筋疲力盡,眼冒金花,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。猛然間,他想起了師傅傳授的一個絕招:仰臥鎮妖法。這一招,不到萬不得已,不是為了最親的人,絕不能用的。他想:如不治服這群惡魔。特別是金大胖子,他的月花就會慘遭不幸。于是他橫下心,用上這一招!只見他,全身運氣,手指變粗,胳膊變粗,腿變粗,腰變粗,身體變大,小伙子仰天長嘯,只聽一聲響,金大胖子
和他的三十多個狗腿子全被壓在小伙子身底下。一個個腰不能直,氣不能喘,眼珠子都不會轉轉了,簡直成了泥人木頭人。
再說月花在家里翻來覆去睡不著,心里煩躁,躺也躺不住,起身出門散散心。看看三星已經西墜,過一會天就要亮了。這時,一匹馬闖進院里。借著月光,月花認出這是小伙子的棗紅馬。馬用嘴巴輕輕地摩擦著姑娘的手臂,姑娘感到可能是出事了,躍上馬背,直奔小馬架。
來到馬架子,姑娘不見小伙子,心中不安,便四處尋找起來。東方放亮了,猛抬頭,發現這座山比以前高了,她疾步登上去,發現了小伙子的紐袢(用布縫制的扣眼和紐扣合稱),那是她前天用綠絲綢給他縫綴的。這山,這樣大,竟成了一個個小山包。再往前走,又一個,接連五個紐袢,競成了五個山包!“啊?哥哥,你咋變成這座大山呢?”姑娘貼著第二個紐袢(小伙子的心臟),放聲大哭,邊哭邊說:“哥哥,我活著不能與你成婚,可我們,死也永不分離。”話音落地,姑娘向小伙拜了三拜,然后變成一條大河,那河水繞山拐了三個同樣大的河灣,山脈向東河水也跟著向東,每隔三里拐一個大彎,這是月花回頭瞻望的地方。
因為這五個紐袢形成五個山峰,而這五個山峰一脈相承,一個比一個高,西高東低,形成五個臺階,后來,人們就稱這座山為“五臺山”。
這五臺山下的河,不是順流直下,而是隔不遠拐個彎,河水放橫,人們就叫它“橫道河”。因河水放橫,河道寬,也有人稱它“恒道河”。
五臺山和橫道河成了不解之緣,山有意,水有情,山水相依,山清水秀。人們說,這就是樸月花和她的情人忠貞的愛情。
講述:齊繼寬(72歲,農民)
記錄:鄭松林
時間:1982年7月采錄于橫道河鎮三合村